当前位置:山东麟工窑炉有限公司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新闻动态

隧道窑的发展过程及局限
时间:2018年12月17日    点击:次    来源:隧道窑

隧道窑始于 1765 年,20 世纪 80 年代砖瓦隧道窑引进到中国后,在中国市场上得到了空前的技术推进和应用转化。2010~2018 年,中国隧道窑需求特点主要讲究一个“高产”。有人片面地评价某设计院就没有一个效益高的隧道窑,其实他们设计的隧道窑结构比较规范,只是管理上缺少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上缺少鲜明的个性特色。判断事物不能简单用对与错来区分,“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更加能够体现一个产品的价值。抓不住市场的需求,塑造不起产品的个性,共性再完善的窑炉也无法适应市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懂隧道窑发展趋向之人。作为一个经营企业,不能教育市场,就必须适应市场。中国砖瓦市场多年来以内燃方式烧结实心砖、KP1 等承重砖为主,盲目追求高产量,形成了70% 以上为“生芯砖”的不良局面。从隧道窑的燃烧方式来划分,主要为烧制品内燃和喷射外燃方式两种,人工外投煤不符合隧道窑燃烧方式的本意。只有一少部分窑炉公司、设计院坚持遵循隧道窑的焙烧制度,其高产主要依靠两大设计原理:一是“干柴烈火”,砖坯在干燥窑烘干透彻,才容易在焙烧窑里燃烧成烈火,为追求节能高产用湿坯烧制那是不可取的;二是“众柴火焰高”,烧成温度有顶置限制,加大断面不是加宽就是加高,以此才能提高“众柴火焰高”的热辐射效率。如果窑室内单独码放一块1000kcal/kg 的湿砖坯,热值超倍也烧不成砖,节能和高产原理即是如此。

在以往中国砖瓦市场需求的状况下,诞生了移动式隧道窑、直烘式隧道窑、18 层以上的高产隧道窑、用回填土保温的中大断面拱顶隧道窑、干燥焙烧连成一体的混合结构隧道窑等,都属于这一阶段的窑炉产物。它满足和适应了当时的市场需求,设计窑炉结构存在孤注一掷的极端思维,弊端累累。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生产实心砖和倡导生产烧结砌块,有的地方甚至还限制用煤烧砖。外燃窑没有垫层砖,烧嘴火焰喷不到底,就会产生生腿现象,移动式隧道窑就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更谈不上升级外燃窑;直烘式隧道窑采用顶送风侧排潮和高负压干燥,含氧值难以控制在 18% 以下;18 层的码坯高度给更换空心砌块带来了难度;回填土保温难以控制窑墙的吸热值和蓄热率;中大断面拱顶结构在高温下,大多属于疲劳运转,拱顶又难以应用机械码坯……它们已经不能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