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麟工窑炉有限公司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新闻动态

泉州的红砖文化
时间:2015年09月01日    点击:次    来源:隧道窑

泉州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建筑风貌与建筑风格,是由历史文化建筑遗存逐渐形成的。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泉州文化的多元性,促使多种文化在泉州的融会贯通,其中包括典型的红砖文化。借助文化学中的文化圈概念,引申出建筑文化圈的新概念,那么,红砖文化就是泉州建筑文化圈中的核心内容。

泉州红砖文化区

“文化圈”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的民族学家 F.格雷布纳(1877-1934)和奥地利的人类学家 W.施密特(1868-1954)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类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建立了一种特定的文化丛,它们是一种文化的实体。这些文化丛由相关联的文化特征群所构成,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了世界上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圈。

由于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民族气质和社会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从城市形态、建筑风格与结构选型等形式表征,到民族意识、宗教信仰与民俗风情等文化现象,无不打上深深的烙印,并使之产生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因此,从“文化圈”的文化人类学概念中,我们引申出“建筑文化圈”的建筑文化学概念,这样会大大地简化城市风貌与建筑风格的研究工作,并使之更容易地探索出地域建筑文化的本质特征。

“泉州建筑文化圈”的核心,是“泉州”这个行政区划概念,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不准确性,根本在于其区域范围始终处于变动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区域的历史沿革,都包括“沿”与“革”两个部分,而且,只有“沿袭”的部分占主导地位时,区域文化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形成所谓的文化丛或文化圈。乾隆时的泉州五邑,晋江、南安、惠安与安溪四县被原封不动地沿袭下来。若以行政区划来确定泉州文化圈的区域范围,这个“沿袭”部分就是文化圈的主体,其中鲤城是主体的核心,其余的“变动”部分(金门、德化与永春)处于文化圈的外围或边缘。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文化圈”是“文化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文化的相似性在建筑形式表征上必然有所反映。“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建筑的砖墙都是用灰砖砌筑,大陆各省的民居也同样用灰砖,惟独福建这些地区使用红砖建造房屋,台湾传统的红砖建筑也是源于福建。红砖民居是福建民居的一大特色,因此,以‘红砖区’与‘灰砖区’来划分,更能清晰地反映福建传统民居的面貌”。泉州是红砖文化区的中心,红砖民居的覆盖范围,与闽南方言语系的覆盖范围大致相同,即“闽南方言区与莆仙方言区的绝大部分”。

单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只能描述文化圈的一个轮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对文化圈的范围界定才能更为准确。

泉州传统民居的材质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构成建筑形式表征的“三要素”是屋顶、墙身和台基。以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为例,其屋顶是金黄色琉璃瓦的二重檐庑殿,墙身是朱红色油漆的九开间木质柱廊和门窗,台基是灰白色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每一个要素中,均包括若干具体的子项之中,如色彩(金黄、朱红、灰白)、材料(琉璃瓦、木质油漆、汉白玉)、规模(二重檐、九开间、三层座)、形式(庑殿、柱廊、须弥座)等,此外,屋顶、墙身与台基的一些细部也是建筑形式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地取材”是地域传统民居的最大特点之一。在泉州传统民居中,除了生土可能被石灰覆盖,木材可能被油漆包裹外,绝大多数的建筑材料都是以其原色与本质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因此,与形式表征直接相关的要素子项中,建筑材料的质感与色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福建闽南和莆仙地区红砖红瓦的民居,在中国大陆绝无仅有,这‘红砖文化区’的成因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红砖民居是福建民居的一大特色,因此以‘红砖区’和‘灰砖区’来划分,更能清晰地反映福建传统民居的面貌”。以建筑材料来划分建筑文化区,可见建筑材料之于形式表征的重要性。

闽南红砖民居,主要分布于厦门、漳州、泉州与莆田的绝大部分沿海地区。清朝以前,泉州一直是闽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厦门、漳州和莆田是中心文化的辐射区。因此,闽南红砖民居早期的分布态势,也是以泉州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在厦、漳、泉、莆四地,红砖民居的分布还具有以下特点,即:以沿海为中心向山区扩展、以侨乡为中心向非侨区扩展的态势。

泉州经济在唐宋的繁荣与元代的鼎盛,主要依托泉州的天然良港“刺桐港”。世界各地的文化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在泉州纷纷登陆,红砖文化就在这个时期进入泉州。学界对红砖的由来十分关注,有的认为泉州红砖的尺码与古罗马、古波斯传统建筑上的红砖规格十分相似,以此推测泉州的红砖来自古罗马或古波斯;有的认为红砖从古印度传入泉州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在泉州的建筑遗迹中,古罗马、古波斯与古印度的文化要素随处可见。

泉州多元文化特质相对于中原文化,泉州多元文化的特质主要包括:多元性、包容性、稳定性、双向性与延伸性等,其中多元性是泉州文化的主要特点,其他特点都是这一特点的延伸。

中原文化是以源于本土的文化为正统对外来文化进行汲取与融合。泉州本土的古越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仅存遗风,未能取得正统的地位。因此,早期传入的中原文化和稍后进来的异域文化争奇斗艳、各领风骚。

早期传入泉州的中原文化,带着中原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随着移民大潮进入泉州,任何一种移民文化都不可能以绝对的优势而成为泉州文化的正统。然而,每一种移民文化都是华夏文化的一个“文化丛”,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使得每一个“文化丛”都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这些来自中原的移民,早已厌倦那里无休止的你争我夺、你死我活,这些气质有助于不同的移民文化在一种包容性极强的环境中多元共存。

多元共存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相反,只有在不断的冲突中才能不断地磨合,“求同存异”是实现多元共存的惟一途径。稍后进入泉州的异域文化,与已经发展定型的泉州传统文化之间,仍然存在激烈的冲突,民族气质上的差异、宗教信仰上的不同,都是冲突发生的导火线。然而,绝大多数冲突没有激化,最终都能得以化解。这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异域文化处于弱势,异域文化必须以“容忍”求得生存。

多元文化在泉州的同处共存与互相渗透,其前提条件是泉州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表现在主体文化上是“宽容”,表现在客体文化上是“容忍”。宽容和容忍本身意味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不平等,当主体文化处于强势时,这种不平等不会激发任何冲突。弱势文化以容忍换取强势文化的宽容。

泉州城市的建筑色调

泉州传统民居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早期(唐宋时期)的民居主要有官式大厝、手巾寮和五家居等,遍及泉州各地的城镇与乡村。中期(明清时期)的民居增加了土楼和土堡等,散布泉州各地的渔村与山村。后期(民国时期)的民居增加了洋楼和骑楼,遍及泉州各地的城镇与乡村。

泉州古城的传统民居,尚存官式大厝、手巾寮、洋楼和骑楼等多种形式,除手巾寮的沿街面以素木构成之外,其他民居的墙身绝大多数是以胭脂砖砌筑的。古城中的公共建筑,如开元寺建筑群、文庙建筑群、天后宫建筑群、承天寺建筑群和威远楼等,也均以红砖加身。只有少量外来宗教建筑如清净寺、天主堂、基督堂等采用其他色调。所以说,古城区的建筑主色调应是红色、红砖色、胭脂砖红色。

泉州古城区之外的新城区新建筑,因受古城区建筑主色调的影响,也大量采用红色调:湖心街一带沿街商住楼红中带粉,色调轻浮;丰泽商业城一带沿街建筑及住宅楼,以红色调的饰面砖来营造“新欧陆风”,深受市民喜爱;千亿大厦的红色调较之传统的胭脂砖色调更为浓重,建筑形式较之欧陆风的烦琐更为简洁。实际上,新城区新建筑的色调,不一定非红色不可,应提倡建筑师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此外,位于古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建筑的色调仍应以红色为主。

泉州城市的建筑色调,一方面是因为广大市民对传统胭脂砖的情有独钟;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但是,不能因此而把这种“色调”异化成为建筑师设计的包袱、创作的桎梏。当代建筑师应把发扬地域建筑特色,延续地域历史文脉为己任,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建筑创新之路。  ——转自知网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