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麟工窑炉有限公司 > 窑炉知识 >

窑炉知识

烧结砖生产过程中不可轻视的两个百分之一
时间:2019年06月27日    点击:次    来源:隧道窑

0 引言

    烧结砖生产过程中有不可轻视的两个百分之一,一是指烧结砖的成品率的百分之一,二是砖坯含水率的百分之一。

有人认为“烧结砖是大堆产品,又是脆性材料,生产中的损失在所难免”,这是事实,现在我们先算一笔账。

以一个年产量5000万块(折标计算以下同)的小厂为例,如果成品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一年下来可以多收获50万块砖。如果成品率下降一个百分点,不仅这50万块砖没有了,还要消耗人力、能源把数以千吨计的废砖处理掉。这一进一出,一年十万元以上的钱就全飞了。

1 提高成品率

烧结砖生产是以个系统工程,后工序对前工序所“遗传”下来的缺陷,往往不能弥补,只会扩大。实践证明:许多废品并不全是“烧”出来的,而是在原料和原料的加工处理、挤出成型、码坯、干燥过程中留下的“后遗症”。所以要想提高成品率必须从源头抓起,每一个质量管理点都必须进行监控,实施监测,评估其某些技术指标是否在允许范围以内。

其实这些现场评估的检测方法一点也不复杂,除对干燥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需要借助于一支价值数十元的“温度湿度计”以外,大多只需一双眼睛,两支巧手,就地取样,即可判断评估某些技术性能是否合适,完全是举手之劳,立竿见影,行之有效。隧道窑

例如:

在筛分后的粉料堆中抓一把粉料放在掌心双手一搓取一块有新鲜断面的页岩(煤矸石)沾点水,用手指一搓,看是否有泥浆,可以断定其塑性能否挤出成型。

,可以评估其颗粒级配是否适用于本厂原料的技术性能;

在进入陈华库的运输皮带上抓一把泥料,捏紧后,看他的碎裂情况,可以判断是否适于挤出成型;

取一块刚切出的砖坯,看它的切断面可以知道泥料是否充分混匀;

取一块刚切出来的泥条两端的废坯,用手掰它的四角可根据断面判定是否有螺旋纹;

取一块刚切出来的砖坯,用手分别捏一下它的四角和中间,查看其密实程度,不仅可以判定其成品砖是否会出现“掉角”或“剜心”,还可以知道首节螺旋绞刀是否严重磨损;

取一块多孔砖刚切出来的泥条两端的废坯或整的砖坯顺长度方向用手掰开查看其断面是否光滑,可以判定烧成后是否会出现刀架裂纹;

取一块刚切出的空心砖坯仔细看它的各个表面有无规则的横向弧线,可以判定成品砖是否会有月牙形裂纹;

检测一下,干燥室进车口内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预防砖坯的干燥裂纹;

检测一下,干燥室中段(干燥段)排出气体的相对湿度,可知在干燥室预热段的砖坯会不会出现吸潮、凝露、潮塌;

一张报纸往出窑端的砖垛上一靠看是否能被砖垛“吸住”可以判定当时的风力是大了还是小了。

一个火把,靠着窑墙走一遍可以准确找出窑墙的漏风地点;

一根西铁棍往焙烧窑预热段大约120℃的火眼处一插到底,两分钟后取出看铁棍上是否有水汽,可知该处砖坯时否干透,决定能否进车;

敲断一块有黑心的砖,用手摸一下黑心,如果是刮手而不染手,说明砖烧熟了,黑心是缺氧燃烧生成的氧化亚铁。如果黑心是染手而不刮手就是欠火砖,黑心是未燃尽的煤。

用舌头舔一下成品砖上的泛霜,看是苦还是涩的,可以分辨究竟是氧化镁,或是氧化钙惹的祸,或是二者都有;

………等等,类似现场评估的许多检测方法可详见“烧结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一文中的有关部分。

控制适宜的含水量

第二个百分之一是指砖坯中含水率的百分之一。它包括砖坯挤出成型时的含水率,也包括其入窑时的残余含水率。

由于水在泥料的运动中有一定的润滑作用,所以其含水率越高,泥料前进越容易,挤出泥条的速度也越快,砖坯的产量也越高。于是有人为片面追求砖坯的产量,在挤出成型时,过多地用水,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因为它将给整个烧结砖的生产留下四大祸害。

一是增加煤耗,一块标准普通实心砖湿坯的重量为3kg多一点,就以3kg计算,其成型含水率只增加1%,一块坯就多了0.03kg水,实在微不足道。但一万块这样的湿坯就多出来300kg水!实践表明:在人工干燥室里,每蒸发掉1kg水约需1200kCal的热量。标准煤的发热量才1200kCal/kg,则要蒸发掉这多出来的1%300kg水就需要300kg×1200kCal÷7000kCal/kg=51.1kg标准煤在完全足氧状态下燃烧时能发出的全部发热量!商品煤的发热量远远不到7000kCal/kg,实践中也不可能全部足氧燃烧。所以为了干燥这多出来的1%300kg水,可能100kg商品煤就没有了,一个年产1亿块砖厂一年下来大约1000吨商品煤就白白地烧掉了,该花多少钱呢?

二是增加排潮风机的电耗,水蒸气是不会自己“走路”的,要由风把它们带走,风携带水汽的能力十分有限。实验证明:在标准状况下每1m³的空气在100℃时能带走880.9g水,而在0℃时只能带走4.84g水,人工干燥室排潮温度常为40~50℃,在标准状况下每1m³空气最多也只能带走58.6~98.13g水,窑内吸入的自然风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水(相对湿度),而干燥排出潮气的相对湿度大都小于95%,否则,在干燥室进车端的预热段会引起砖坯吸潮、凝露、潮塌,所以,在人工干燥室里每1m³的空气也只能带走20~30g水,即每排除1kg砖坯的水分约需40m³的风,也就是说为排出这多出来的1%300Kg水,干燥1万块砖坯要多用12000m³的风!需要消耗很多电,年产1个亿的砖厂一年又要多支付几万度的电费!

三是全厂产量不升反降。砖坯脱水干燥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为了干燥这多出来的1%300kg水,砖坯就必须在窑里多呆一段时间,如果原来一天能出30个车的窑,现在可能出28车都困难了。

四是降低成品率。我们知道,同样的天旱,水田里的裂口比旱地里的裂口要大得多。因为水在泥土里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天旱时,水蒸发掉了,留下的空间就是田里的裂口,水田里的泥土含水量比旱田多得多,所以开的裂口也更多、更大、更深。

砖坯也一样,硬塑挤出时泥料的含水率较低,这些不太多的水分均匀分布在泥料颗粒中间,干燥焙烧后逐渐形成了许多均匀分散在砖里的微孔,这些微孔,在砖坯干燥时让坯体内部的水汽有路可走,不致于因水蒸气体积膨胀而“挤”出干燥裂纹,烧结时,又给氧气一个进入坯体的通道帮助内燃煤的燃烧,由于它们都是微孔,数量不多,没有连接成一条直线,更没有连成一片,形成不了裂纹和裂缝。一旦含水率太高了,这些水分“聚众作乱”,连成了一条裂缝、裂口、就成为废品砖了。

由此可见,妄图用过多增加砖坯成型含水率以提高砖坯产量的做法对整个砖厂来说,实在是个馊主意,决不可取!作者:曹世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