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砖理论和烧砖技术实际区别很大,因为他们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用途更是不同。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这些与原因有关的基本性问题。而技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怎样做”,哪些与方法有关的实用性问题。
以烧结砖原料分析为例,我们就可以分辨出哪些是理论性的研究,哪些是砖厂实用技术:
原料是否能烧砖,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原料的理化分析,也就是我们烧砖人常见的制砖原料化学成分的要求范围表。
制砖原料化学成分的要求范围表
当原料的各项指标都在此范围内时,作为制砖原料是可行的,当某一指标超出范围要求时,会对生产工艺或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逐一详细说明。这个看似烧砖人熟读牢记的化学分析表在砖厂的实际生产中却无法应用,道理很简单——砖厂没有检验这些化学成分的设备、技术。即使花钱到专业的机构检测,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是所有成分都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即使知道了某项指标不合理却无能为力,因为在成本承受范围内没有可调剂的原料(这种例子很少)。窑炉
除了无法应用外,我们还发现用化学分析的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原料的实际情况,例如,原料的颗粒级配发生变化时,化学指标依然如故,但对成型、砖坯的含水率、干燥速度以及烧结温度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更清晰的表述,于是又引进了矿物学理论,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伊利石)、绿泥石、方解石、赤铁矿、钠长石等这些专业名词就展现到了烧砖人的眼前,真真的考验着烧砖人的知识水平。矿物学说的确在某些方面解释了化学分析的不足,但也面临着实用的问题。因为要想分辨出这些不同的矿物质,要了解原料是由哪些矿物组以及每种矿物占的比例,这就需要有着丰富的矿物学知识、岩石学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当原料较细时必须借助偏光显微镜或更高端的仪器,这对砖厂实际生产来讲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不具备这样的经验和能力。窑炉公司
化学分析和矿物分析这些理论占据了制砖原料的很大篇幅,这就导致了我们烧砖人的误解,认为他是砖厂生产技术的根基,实际上这些知识只是给我们分析了制砖原料“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并不能很直接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于是就经常听到“书上讲的和实际不是一回事”的说法。制砖行业的原料分析一般是作为建厂前对拟用原料系统研判,通过分析来确定是“可行”或“不可行”。化学分析再加上物理分析(可塑性指数、干燥敏感性、干燥收缩率、成型水分、临界含水率、烧成温度、烧成温度范围等。)是基本分析数据,这些数据的主要作用是指导砖厂设计的,离开这些数据就无法进行生产工艺、设备(包括窑炉)配置。当生产线建成后,这些化验数据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只是参考依据,不能充当具体的技术指导作用。技术的要点就是通过现场的原料、工艺、设备、技能来完成或完善设计的理念,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所以,理论和技术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不能混为一谈。
正确的理解能引导我们往正确的方向找原因,但不会给出具体的方法,错误的引用理论数据会误导我们,是人产生疑惑,不知所措。例如一家砖厂点火投产后,发现烧出的砖外生里焦,更换了几个烧窑师傅后,仍然不正常,砖厂老板将窑炉建设方、设备供应厂商、烧窑师傅召集商讨原因及责任所在,最后有人建议对原料进行化验。当化验数据出来后,问题指向了原料,因为原料化验标明二氧化硅为52%,低于55%的最低限值,导致烧成范围很窄,火大就焦,火小就生,很难控制。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建设单位和设备厂家拿着质量保证金都走了,原料出了问题,老板谁也不敢埋怨了,只能勉强维持生产。问题的根源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我和老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这样的情况:该砖厂以前为轮窑,经营了十几年,由于环保要求,拆除了轮窑建成隧道窑生产线,但原料没有发生变化。问题就来了——原料没有发生变化,而工艺、设备、窑炉、操作人员发生了变化,当出现问题时,却怀疑没有发生变化的原料,还有理有据有数据,看似成功的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实际是错误的引用了理论,导致解决问题的方向错误。如果当初没有原来分析的误导,从工艺、设备、操作上找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砖厂生产早就步入正轨了。
古代没有理化指标和矿物学知识,也没有制砖原料的各种分析,我们的祖先却烧制出了秦砖汉瓦,那么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些原料的哪?《天工开物》一书中,对瓦的原料要求是: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对烧砖原料的描述为: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当时我们的祖先简单的几句话就指出了烧制砖瓦的原料应该怎样选择。“无砂粘土”、“粘而不散、粉而不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原料的颗粒级配。颗粒级配是砖厂生产中通过原料配比、破碎设备以及筛网规格调整能改变的,而改变原料的颗粒级配能影响到可塑性指数、干燥敏感性、干燥收缩率、成型水分、临界含水率、烧成温度、烧成温度范围等这些数据。调整颗粒级配是我们砖厂在实际生产中能做到的,并且能简单的用几个小筛网就能快速的检测到,其产生的效果比背诵硅、铝、铁、钙、镁、钾、钠、这长石哪短石实际的多。所以,对原料的认识我们要有务实的理念才能更好的完成烧砖这项工作。窑炉公司
正确认清制砖理论与烧砖技术之间的不同不仅可以让我们识别现有理论中哪些是科学理论,哪些是我们的实用技术,而且也会让我们怀有一颗开明的心去面对新出现的各种理论和技术。理论是基础,而技术需要自己不断的摸索、完善,然后再充实理论,只有这样,理论和技术才有机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制砖理论和烧砖技术不是黑与白的对决,两者是相扶相依的,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考验着我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要“制砖理论豪情万丈,烧砖技术却是空空的行囊”然后再埋怨理论与技术的对错,因为,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简单照搬就会走弯路。作者:袁东海
服务热线:400-873-6667
电话传真:0530-6131688
E-mail:cnhingong@163.com
相关文章
- 2024-04-14菏泽市电力设备的一个强势品牌
- 2024-04-14电力电工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 2024-04-14山东鸿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2024-04-09【鸿盛HONGSHENG,主要经营范围】
- 2024-04-09【鸿盛HONGSHENG,一个高端电力设备的品牌】
- 2024-04-09鸿盛电气的优势
- 2024-04-09鸿盛电气发展历程
- 2024-04-09鸿盛电气企业文化
- 2024-04-09鸿盛电气由“产品经营”走向“品牌经营”
- 2024-04-09鸿盛电气企业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