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麟工窑炉有限公司 > 窑炉知识 >

窑炉知识

砖坯的挤出成型一
时间:2014年03月18日    点击:次    来源:隧道窑

 

摘要:简述了泥料在挤出成型时的运动原理和泥料挤出成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生产问题。分析了螺旋绞刀、机头、机口、芯具四大部分的功用及挤出成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挤出成型;注意事项

1 泥料在挤出时的运动

不论原料的塑性有多高,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多么合理,其在原始状态下是不能直接挤出成型的,必须通过适当的处理来改变其流动特性才能顺利地挤出成型。

砖坯在挤出成型时坯体原材料的捏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原料经过破碎、陈化、搅拌后的泥料输送到挤出机的上级搅拌槽内,再一次由搅拌刀进行捏合、搅拌的同时,推动泥料向前移动。此时也和在搅拌机内搅拌一样,泥料不可供得太满,大大超过搅拌刀的高度,使得表层的泥料成“漂浮”状态向前移动,而没有被搅拌、捏合,造成泥料混合不均匀,使得坯体在挤出成型时形成分层,影响砖坯的质量。

泥料由搅拌刀输送到上级密封螺旋绞刀处,泥料由开放式的移动进入密闭式的移动,此处极易形成反料,应注意螺旋绞刀与搅拌刀的连接,保证泥料流动的连续性。泥料经过螺旋绞刀的挤压和输送,移动到内、外锥套处,松散的泥料被挤压成密实的泥环,上级的挤出压力增加,如果原料的含水率越低,需要的挤出压力就越大。这是因为被压紧的泥料内部相互摩擦的阻力增大,泥料同锥套表面的摩擦阻力增大,上级的电机负荷增加。所以,在保证挤出压力的同时要控制好泥料的含水率。这个泥环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泥环过长,会认为增加原料在内外锥套腔的移动距离,增加电机负荷,还使上下级内的运行不匹配;泥环过短,强度太小,经不住抽真空,会轻易地被击穿,产生俗称的“放炮”,影响泥料抽真空。根据经验,泥环长度应该是单边挤出泥料厚度的2~3倍。

泥环被挤出真空室,即对原料进行抽真空。所谓抽真空,就是在挤出机的真空室内,将泥料内的空气抽出。这是砖坯挤出成型的第二个步骤。为了更有效地把经过挤压密实的泥环内的空气抽出,泥环进入真空室的入口处,用碎泥刀将泥环环削成碎片,以便达到最大的表面积,并且增加碎片在真空室内停留时间,避免在挤出成型时因抽真空不到位形成的分层。因为在挤出机的压缩段,不仅是泥料本身被压紧,而且也会将存在的任何残留空气被压缩在坯体内部,影响其密实度。

泥料从真空室落入加料斗内的螺旋绞刀的送料段,又开始了新的旅程。泥料在泥缸里是跟随着螺旋的转动而跟着旋转,并同时被推向前进的。同一断面上的泥料其回转和前进的速度并不一相同,在绞刀叶片外缘的泥料其旋转半径最大,绞刀叶片的螺旋角最小,其回转的线速度最快而前进的速度则最慢,此处泥料还要受到泥缸内壁的摩擦阻力,也限制它的运动速度,如果螺旋绞刀叶片外缘和泥缸内壁之间的间隙太大,还将造成大量泥料回流,在绞刀叶片根部的泥料其旋转半径最小但叶片的螺旋角最大,所以此处泥料的回转线速度最小而被向前进的速度最快。

在机头里,泥料在刚脱离螺旋绞刀叶片时,由于和后面的泥料连接在一起仍有一点旋转运动,并被逐步挤紧而前进,其旋转运动则逐步减小,等走到机头的出料口时,其旋转运动为零。必须说明的是泥料在机头中同一断面上的挤出速度并不一样。外缘的泥料在前进时受到机头内壁的摩擦阻力,前进速度 落后于中部的泥流速度。由于机头进口的断面尺寸远远大于出口,所以泥料在被剂向出口时,也越来越密实,挤出的压强也越来越大,周缘泥料和机头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也同步增加,泥料的前进速度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泥料在被挤到机头的出口时,已成为具有相当密实程度、断面尺寸接近砖坯挤出尺寸的较为规整的泥条了。泥料在从机头进入机口以后被进一步规范其外形尺寸成为棱角分明的符合设计尺寸的泥条,密实度略有增加。

当挤出多孔砖、空心砖坯时,泥条还在机口中被芯具、芯头穿出若干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孔洞,并被进一步挤压密实。

如在挤出普通实心砖坯时,经常手捏刚切出来的砖坯四角,如发现其他部分太软,则可能使成品砖产生掉角,以及用手掰切坯时泥条两头切下来的薄坯的四角如都是呈圆弧形断开,断开面较光,则极可能是螺旋纹或S型裂纹,以及在挤出多孔砖、空心砖坯时坚持检测从机口出来泥条断面各点的泥流速度差,将其调整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这都十分有利于预防上述情况发生。

掉角:是指成品砖稍被碰撞时,砖角即脱落,严重时砖的四角变成圆弧状,圆角砖折断面很少有毛刺,而砖的抗压强度并不低。这一情况尽管出现在成品砖上,但其根源则应追溯到成型。

我们知道,泥料是靠螺旋绞刀的叶片推挤前进的,如果螺旋绞刀被磨损到直径接近甚至小于挤出泥条的对角线,砖坯四角受不到足够的挤压力,于是四角泥料较少,水分较高,干燥脱水后,该处结构疏松比砖坯中部的密实度差多了,一碰就会掉这一问题在砖坯挤出成型时,极易发现;用手捏一下刚切出砖坯的四角,如果松软多水,就必须处理,确保螺旋绞刀叶片外缘和泥缸内壁之间的间隙不超标(应小于10mm~15mm)。则是防止“掉角”的唯一有效措施。

对于螺旋挤出机来说,这种泥流挤出时断面泥流速度差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而其对成品砖的危害又往往是致命的,泥流速度差造成的泥料分层而引发的在挤出黏土普通实心砖坯时的螺旋纹、S型纹、Y型纹(三线绞刀形成)、掉角;在挤出各种多孔砖、空心砖坯时所造成的剪刀口裂纹、月牙形裂纹、泥条开裂等的砖全是废品。更为要命的是,这些致命伤在成型阶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常常看不出来,而在干燥后甚至焙烧完成后才充分暴露,但损失已无法挽回。因此,我们不仅应严加防范,在成型阶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来减少、控制泥流速度差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使其造成严重后果。更严重的是,在砖坯刚出来时就仔细观察、检查,以便对这些问题及时发现, 弄清楚原因,妥善处理,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螺旋纹和S形纹(Y形纹):普通实心砖的大面上呈现明显的螺旋形或S形(Y形)的纹理,严重时刚切出来的砖坯的大面上明显可见。次者,砖坯干燥后可见纹理,再次则在焙烧后出现,当焙烧升温太急或温度过高时尤甚,其中以后者危害最大,其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黏土实心砖及软质页岩实心砖,似乎原料的塑性指数越大,情况也越严重。笔者曾在开封某砖厂碰见这样的怪事:该厂原料为黄河淤积的砂泥,塑性不高,成型较为困难,将泥料放在掌心双手搓揉,没有普通砂粒的刮手感觉,刚切出来的砖坯平掉在地上,大面出现11层螺旋纹。究其原因是泥料不仅颗粒太小,太细,而且多为圆珠形(不刮手)在泥缸里挤出时,颗粒间的摩擦阻力很小,容易被螺旋纹刀挤出时不可避免的泥流速度差撕裂分层开裂。

对付这一问题的治本之法:一是控制泥料的颗粒级配在较粗范围的上限,二是使颗粒中有一定数量的棱角分明的中等颗粒使其在挤出时难解难分,螺旋绞刀叶片所形成的泥流速度差奈何它不得,在挤出煤矸石砖坯和较硬页岩的砖坯时,很少出现螺旋纹和S形纹,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还应优化螺旋纹绞刀叶片的螺旋角及转速,以把其所形成的泥流速度差减至最低。在挤出成型时,只要留心检查,这一隐患也可以及时发现。

2 挤出机成型所需的四大件

2.1 螺旋绞刀

螺旋绞刀是泥料挤出成型的首要部件,只有螺旋绞刀的技术参数与原料的性能进行合理的匹配u,才能保证坯条的挤出质量,才能提高挤出机的挤出效率。

螺旋绞刀叶片的螺旋角:是指绞刀叶片的平均中线与叶片平均周长的夹角(见图1)。

 

 

绞刀叶片根部的螺旋角和外缘的螺旋角不一样大。以450型挤出机为例:螺旋绞刀的外径450mm,绞刀轴套外径160mm,当螺距为310mm时α外约等于1222分。α根约等于3140分。螺旋绞刀在同一段的角度差接近20度,角度差产生压力差,由此产生的内外缘对泥料的推进速度不一样。通常以叶片中线的的螺旋角(平均螺旋角)为计算依据。当螺旋角等于90度时,叶片变成了平行与轴线纵向叶片,就像中国农村老式风车一样对泥料只产生回转运动的力。当螺旋角为零度时,叶片变成垂直于轴线的平面,无论如何旋转也不能推动泥料前进。适当的螺旋角度其在旋转时对泥料所产生的轴向力最大,而产生回转运动的力最小。

螺旋绞刀的转速:绞刀的旋转尽管很慢,产生的离心力很小,但泥料和绞刀叶片之间有一定的粘结力,促使其旋转,当泥料沿叶表面向前滑动时,其所产生的摩擦力又能阻止其滑动,其大小又和绞刀的转速成正比,因此,一旦绞刀转速太大,泥料还来不及向前滑动就又被带动跟着绞刀旋转。其后果不仅是只见机前转不见泥条来,而且不断旋转的泥料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使泥缸升温,蒸发了泥料中的水分,泥料越来越干、越硬,温度也越高,最后只能是电机严重超载酿成事故。

由于离心力与旋转物体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螺旋挤出机又有多种型号规格,因此,应以螺旋绞刀叶片外缘的线速度来考虑其适宜的转速。对于我国现用的泥料制品来说,以绞刀叶片外缘的线速度36m/min~48m/min为宜。就是说:绞刀外径(单位米)乘以π再乘以转速宜为36m/min~48m/min。对于塑性好、泥料滑动性好、制品又简单时:如塑性较好黏土(粉料较细)在生产普通砖时可以用较高的转速,反之,如原料是煤矸石硬质页岩(粉料较粗)生产多孔砖、空心砖时宜用较低的转速。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不能简单的依据这一数据来固定挤出机的转速,要根据原料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我厂生产的450型挤出机,一般的转速控制在28r/min~33r/min,即线速度控制在39m/min~46m/min的范围内,原料如果是硬质页岩或者煤矸石,转速选择在24r/min~28r/min,即线速度为34m/min~39.5m/min。然而也有特殊情况,有一家使用煤矸石生产砖的用户采用450型挤出机,转速调整到21r/min即线速度为29.6m/min时,挤出效率高,坯体密实,产量达到12000~14000/时。

绞刀叶片的光洁度:泥料是沿绞刀叶片表面滑动而被推挤前进的,绞刀叶片表面对泥料因滑动产生摩擦力,叶片表面光滑,摩擦阻力就小;叶片表面粗糙,摩擦阻力就大,容易带着泥料一同旋转。在生产实际中会出现,新换上去的螺旋绞刀,开始生产时挤出机的负荷要大些,挤出较为困难,随着生产的进行,绞刀叶片逐渐被磨光,生产也就恢复正常。目前一部分厂家用的是精铸高铬螺旋绞刀,这种螺旋绞刀整体铸造,最大的优点就是耐磨性好。

2.2机头

砖坯的挤出成型中,机头是一个很重要的连接件,它一端连接泥缸,一端连接机口,它的形状在几何学上称为“天圆地方”。其作用是压缩、致密泥料,并把从泥缸里挤过来的圆筒形并具有一定旋转运动的泥料改变其形状,且基本上只有轴向前进运动的泥料送入机口,让其在机口中产生稳定的泥流,完成成型过程。泥料在通过机头和机口时,断面逐渐变小而被挤紧压实,使砖坯具有一定的强度。

我们希望机头机口对泥流产生的阻力全部转化为挤紧泥料的压力,但这是不可能的。其中机头机口内壁对泥流前进所产生的阻力——摩擦阻力,就是对泥流前进具有反作用的有害阻力。这一有害阻力的大小和泥料与机头内壁的摩擦系数及泥料对机头、机口内壁的垂直压力(图2中的Ft)成正比。十分光洁的机头、机口内壁,较细的泥料颗粒以及对机头、机口内壁的润滑可以减小摩擦系数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一有害阻力。有的用户却在机头内壁填镀耐火材料,致使泥料挤不出来。泥料前进时对机头、机口内壁所产生的垂直压力大小则完全取决于机头、机口内壁的斜度,由于机口内壁的斜度一般为3~5度,影响不大,暂且从机头上进行研究。

 

机头两端进出料口断面之比叫机头的压缩系数,过去的设计经验一般认为“压缩系数”约为1.5~2,最好控制在1.5倍左右,超过2时,机头产生的过高的压缩将造成机器负荷增加,机头严重发烧,并降低泥条质量。传统的机头长度为螺旋绞刀外径(或泥缸内径)的0.5~0.6倍,当挤出普通实心砖坯时,机口长度为200mm~280mm,塑性指数较高的泥料选用较短的机头。随着认识的提高和制品的变化以及制品质量要求的不同,现代的砖机设计以长机头和短机口的组合居多。

2所示是450型挤出机常见的短机头长机口和3机头短机口挤出普通实心砖时的纵剖面图。当采用图中所示的短机头时,机头上下两方的斜角为25°4427″,当采用图中所示的长机头时角为16°4157.2F为泥流被挤出时作用于机头内壁的力,其方向即为泥流的前进方向,根据物理学力的分解定律,该力分解为垂直于机头内壁并对其形成压力,从而产生摩擦阻力的Ft和沿机头向前滑动的力F2.按力的分解定律:垂直于机头内壁的压力F1=sinθ*F,沿机头内壁向前滑动的力F2=cosθ*F;则图2中,当采用短机头时:F1=sin25°4427*F=0.4343FF2=cos25°4427*F=0.9008F;当采用长机头时,F1=sin16°4157*F=0.2873F,F2=cos16°4157*F=0.9578F。两相对比,可见,当采用长机头时,泥流对机头内壁的压力比采用短机头时少了14.7%,即机头内壁对泥流前进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减少了14.7%。另一方面,沿泥流机头内壁向前滑动的力则增加5.7%。摩擦阻力减少了,泥流前进的滑动力增加了,一减一增,挤出机效率能不提高吗?

生产空心砖坯时,为平衡芯具增加的阻力,在保证挤出泥条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缩短机口的长度,以减小其阻力。

在现实中,用户使用的挤出机的泥缸长度和螺旋绞刀的长度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应根据原料实际情况来增加或缩短机头长度。

机头的出料口应略大于机口的进料口,既保证了机口进料充足,又留出了安装芯具撑脚的位置。现代挤出机机头的长度约为螺旋绞刀公称外径的90%~95%,加上机口长度,两者之和约为绞刀公称直径的1~1.1倍。

2.3 机口

机口又叫“砖咀”,它是成型的最后一关。它把从机头中剂过来的泥条进一步挤紧压实,并成为所需断面尺寸的坯条。其出口端的尺寸应是成品的规格尺寸加上砖坯干燥和焙烧的总收缩尺寸再减去1mm~1.5mm,以抵消泥条脱离机口时的轻微膨胀。有时为补偿泥条进行、切割中可能造成的“大底”变形,出口端下边可比上边短2mm左右。机口进料端的断面尺寸不仅和机口的斜度有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机头的压缩系数。如今,挤出机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机头、机口总压缩比变大,应该设计为“双泥条挤出成型”或“多泥条挤出成型”。我们在采用JKB50/45-3.0型挤出机挤出断面尺寸为180mm*115mm、孔洞率为48%的空心砖时,就采用“双几口”一次挤出两根泥条,去得了高产、优质、低能耗的明显效果。

为抵消芯具所产生的阻力,机口也应按生产实心砖和生产空心砖时实际挤出断面缩小的百分比来适当缩短机口的长度。其中:对泥料塑性指数较高、孔洞率较低,孔型和芯具结构较为简单的制品,机口可稍长;反之,宜稍短。原则是:在保证泥条质量的前提下,机口短一点好,对于生产黏土普通砖来说,机口长约100mm~200mm,生产高孔洞率的空心砖时有的机口只有30mm~50mm。机口四边内壁的斜度经验数据为3°~10°,具体数据应根据不同土质、原料含水率高低来选取,实践证明,在挤出多孔砖时,机口的长度有30mm~50mm已完全够了,芯头的长度才25mm,而且芯头的成型段的长度只有6mm左右,挤出砖坯的孔型已经十分完整了。机口为了适应泥条外形,其四角均为90°的死角,此处在泥流挤出时阻力最大,机口越长,四条死角也越长,阻力也越大,也越容易造成泥条烂角。所以长的机口在挤出成型时,有害无益。近年推出的一种“内机口”,也就是内置机口,长度为30mm~50mm时效果更佳。另外,在硬塑成型时,机口一定要做得坚固稳定,否则大的挤出压力会使得机口变形从而导致芯具的整体变形。

机口内壁应镶衬薄铁皮,以便磨损后更换,并保护机口。其可以采用镀锌铁皮,最好用废带锯条,价廉而耐用。为减小泥料和铁皮的摩擦阻力,使挤出泥条表面光滑,常在机口内壁四周各开出4mm*4mm的贯通水槽1~5条,使泥料的挤压区内有水润滑。其缺点是泥料表面多了一层表皮水,延长了砖坯的干燥周期,当水量太多时,还会使泥条表面出现蛇纹泥浆,降低质量。故近年有用无水润滑的干机口,但要求挤出机有较大的挤出压力,电耗也相应的高一些。近年推出的油机口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即以切坯机用油代替润滑水,限量均匀滴入机口,不仅因为油比水的润滑性能更好,减小了摩擦阻力而降低挤泥机的负荷,减小了机口内衬铁皮的磨损,还加快了砖坯的干燥速度,免除了切坯工的抹油劳动。由于油只能从泥条挤压的机口向前移动时顺便“带”出去,用量较少,许多砖厂的实践证明用得好时比切坯机用油还省。目前,在硬塑成型中,为了降低泥料在机头、机口内壁的摩擦力,利于成型,减少功率消耗,在机头机口处建立了高压润滑系统。

泥条外面拉槽,可以由机口内带凸缘的内衬铁皮完成,也可由固定在机口端面几块梳齿板划出来。后者较为方便。近年,有的厂家在切条机上安装压花辊筒,泥条通过时自行压出花纹,效果更佳。

生产中,机头、机口的设计制造除根据原料特性选择外,还要考虑其他挤出参数。总之,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机头和机口上应有标记,以便安装时找正。

(未完待续)

 

 

山东巨野宏基窑炉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手机:13869727795

服务热线:400-873-6667

E-mail:hongjiyl@163.com

http://www.hongjiyl.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