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麟工专用汽车(海口)有限公司 > 挂车知识 >

挂车知识

车架组焊及涂装工艺流程(三道喷涂工艺)
时间:2025年07月28日    点击:次    来源:半挂车

1. 车架组焊

 

- 工序描述:采用自动埋弧焊机,保证大梁的垂直度、对称度,确保车架组对时的平面度、直线度,以及悬挂焊接的各项尺寸精度。

- 质量控制:焊接后检查焊缝完整性,清除焊渣及毛刺,确保无焊接缺陷。

 

2. 化学磷化前处理

 

- 适用对象:针对带有油污、锈蚀的板材部件。

- 处理步骤:

   1. 脱脂:碱性清洗剂去除表面油迹;

   2. 水洗:高压水冲洗残留脱脂剂;

   3. 酸洗:盐酸或磷酸溶液浸泡除锈;

   4. 磷化:磷酸盐转化处理,形成防腐磷化膜;

   5. 钝化:封闭磷化层微孔,增强耐蚀性。

- 目的:提升后续涂层附着力及防腐性能。

 

3. 喷丸处理

 

- 范围:车架及零部件整体处理。

- 工艺参数:

   - 磨料:钢丸或石英砂(粒度0.2-0.8mm);

   - 压力:0.5-0.7MPa

   - 覆盖率:≥100%

- 效果:清除氧化皮、残留杂质,形成均匀粗糙度(Sa2.5级)。

 

4. 底漆涂装(三道喷涂工艺)

 

- 涂料类型:环氧富锌底漆(首道)+ 环氧云铁中间漆(第二道)+ 丙烯酸聚氨酯底漆(第三道)。

- 工艺步骤:

   1. 首道底漆(环氧富锌):

      - 高压无气喷涂,干膜厚度≥20μm

      - 烘干:80℃烘烤20分钟。

   2. 第二道中间漆(环氧云铁):

      - 高压无气喷涂,干膜厚度≥30μm

      - 烘干:80℃烘烤30分钟。

   3. 第三道底漆(丙烯酸聚氨酯):

      - 静电喷涂或空气喷枪,干膜厚度≥25μm

      - 烘干:70℃烘烤25分钟。

- 总膜厚要求:≥75μm(底漆系统)。

- 检验:膜厚仪检测,确保无漏涂、流挂、气泡等缺陷。

 

5. 配件“先喷漆后组装”工艺

 

- 流程:

   1. 配件单独喷丸、磷化预处理;

   2. 采用三道喷涂工艺(与车架一致);

   3. 烘干后暂存,待总装时组装。

- 优势:

   - 避免装配后死角漏喷;

   - 确保涂层完整性及防腐性能。

 

6. 面漆喷涂

 

- 涂料:丙烯酸聚氨酯汽车专用面漆(双组分)。

- 工艺控制:

   1. 调配:主剂与固化剂按比例混合,熟化20分钟;

   2. 喷涂:静电喷涂或空气喷枪,膜厚40-50μm

   3. 流平:室温静置15分钟;

   4. 烘干:60-70℃烘烤45分钟。

- 质量要求:

   - 表面光滑无橘皮、颗粒;

   - 色差ΔE1.0(标准色卡比对);

   - 附着力测试(划格法)0级达标。

 

7. 最终检验

 

- 防腐标准:通过ISO 12944 C5-M海运防腐认证(盐雾试验≥1000小时)。

- 全检项目:

   - 膜厚(底漆+面漆≥115μm);

   - 附着力(划格法0级);

   - 外观(无缺陷);

   - 耐候性(QUV加速老化测试)。

 

工艺优势总结

 

1. 磷化+喷丸双重前处理,确保基底清洁度;

2. 三道喷涂工艺(环氧富锌+环氧云铁+丙烯酸聚氨酯),增强防腐性和附着力;

3. “先喷后装”模式减少涂层破损风险;

4. 精细化面漆工艺满足高端防腐需求。

 

注:所有工序需在温湿度可控环境(23±2℃,RH70%)下进行。












相关文章